|
6.16父亲节,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二维码
来源:广东空间规划 一九八四年 庄稼还没收割完 儿子/女儿躺在我怀里 睡得那么甜 今晚的露天电影 没时间去看 妻子提醒我 修修缝纫机的踏板 明天我要去邻居家 再借点钱 孩子哭了一整天了 闹着要吃饼干 蓝色的涤卡上衣 痛往心里钻 蹲在池塘边上 狠狠给了自己两拳
一九九四年 庄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亲去年离开了人间 儿子穿着白衬衫/女儿扎着马尾辫 跑进了校园 可是他最近有些心事/可是她最近有点孤单 瘦了一大圈 想一想未来 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 那时的儿子/女儿 已是真正的男子汉/会美得很惊艳 有个可爱的姑娘/有个爱她的男人 和他成了家/要娶她回家 但愿他们不要活得/可想到这些 如此艰难/我却不忍看她一眼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 这是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来的散文诗 这是那一辈人 留下的足迹 几场风雨后 就要抹去了痕迹 ——摘自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歌词 这是歌曲《父亲写的散文诗》里的歌词,这是一代人关于父辈的记忆,也是一位老父亲的真实写照,朴实无华却真挚动人,他们也许经历过文革,经历过一穷二白,但他们大多选择默默承受生活的重担,撑起家里的一片天,他们可能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他们大多扮演着严厉父亲的形象,遵循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把对子女的爱都付诸在行动上,而不擅言辞,艰难地把孩子拉扯大,盼着他们成长又害怕他们日后过得不好。 图片/《摔跤吧!爸爸》电影剧照 常言道“父爱似山”,传统意义上的父辈大多默默付出,任劳任怨,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如果要把他们比喻成一个动物的话,就像一头奋力拉动犁耙耕地的牛,汗往地里落,苦往嘴里咽,泪往心里流,却不轻易说放弃。
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大多可能无法如兄弟般亲密无间,有父亲的权威,反而极容易和孩子在叛逆期时闹得鸡飞狗跳,当与孩子意见相左时,可能不会轻易退让,而被贴上顽固不化的标签,让父子的关系有间隙,但是当那段时间过去,再次回头看,也许就能稍懂得那深沉的无言的父爱。 图片/《摔跤吧!爸爸》电影剧照 前几年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的火爆,让人又重新思考了父亲与子女的关系,其中林志颖父子、杜江父子之间的相处模式得到不少青睐,当与孩子意见不一时,他们不会采取太强硬的手段,而是注重与孩子的沟通,耐心地讲道理,机智地应对,而不是“说一就是一”不能更改的指令式命令,他们更通融,思想更开明,更注重与孩子平等的交流,与孩子打成一片,关系更加亲密。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的转变,这也是现今许多年轻一代父母与孩子关系的写照。下面请看一组日常对话。
小女孩:“我们班上有三十三个人,如果每个人两个的话不知道够不够?” 父亲:“那33乘2等于多少” 小女孩:“33乘2?……” 父亲:“就是33加上33等于多少” 小女孩:“让我来数一数,1234567……” 父亲:“……个位数加个位数等于多少?” 小女孩:“3加3等于6” 父亲:“那十位数加十位数呢?” 小女孩:“3加3等于6” 父亲:“所以33加33等于多少” 小女孩:“等于66” 父亲:“对了,33乘以2就是等于两个33相加” ……
这是偶遇到的一位父亲牵着女儿上幼儿园途中的对话,这可能也是大多数年轻一代父母幸福并痛苦着的事。小孩子总是充满许多童真童趣,有着许多的疑问,作为父亲不仅需要陪伴还需要耐心地解答,练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功。
网上有许多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段子,暴露了家长诸多的无可奈何和生无可恋,如“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有一种痛叫陪孩子写作业”等,但戏谑过后,也反应出了传统的对孩子教育的自生自灭放养方式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虽然陪孩子写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会给家长们带来心理压力和负担,但一方面来看这也是一个与孩子相处的好时机,是一个言传身教的好时机,也是一个共同成长的好机会。 图片/《big fish》电影剧照 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父辈还是年轻一代的父亲,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子女的爱,为了子女的成长拼搏,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条件,是家里的顶梁柱。
温馨提示: 岁月无声,走过留痕。白发悄现,容颜渐皱。 言之若少,爱亦不减。相伴几何,珍之惜之。 矛盾冲突,冷静处之。换位思考,理解包容。 一句感谢,一声问候,一个电话,情暖人心。 这周日(6月16日)就是父亲节了,祝所有的老爸们,父亲节快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